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资料记载,海啸波浪海啸波是重力长波,波长可达100公里以上;它的传播速度等于重力...

资料记载,海啸波浪海啸波是重力长波,波长可达100公里以上;它的传播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与海水深度乘积的平方根,使得在开阔的深海区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到达浅海区波长减小,振幅增大,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有时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i)在深海区有一海啸波(忽略海深度变化引起的波形变化)如图甲,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t =900s后首次出现的波形图.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到浅海区的水平距离s1=1.08万公里,求海啸波到浅海区的时间t1

(ii)在浅海区有一海啸波(忽略海深度变化引起的波形变化)如图乙,海啸波从进入浅海区到达海岸的水平距离为s2,写出该海啸波的表达式和波谷最先到达海岸的关系式。

 

(i)(ii) 【解析】(i)由图甲得 ① 依题意有 ② ③ ④ 解得 ⑤ (ii)由图像得波的振幅A=20m,波长 由②式得波的周期 ⑥ ⑦ 解得波的表达式 (m) ⑧ 海啸波在浅海区的传播速度 ⑨ 波谷最先到达海岸的关系式 解得波谷最先到达海岸的时间 (s) ⑩ 故本题答案是:(i)(ii)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A中,P、Q是偏振片,M是光屏,当P固定不动,缓慢转动Q时,光屏M上的光亮度将会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

B.图B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档板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能产生电磁波

D.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长,容易发生衍射

E.人站在路边,一辆汽车响着喇叭从人身边疾驰而过,人听到喇叭的音调会由低变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生活上常用喷雾器的简化图。已知贮液瓶容积为3L(不计贮液瓶中打气筒和细管的体积),喷液前,瓶内气体压强需达到2.5 atm,方可将液体变成雾状喷出,打气筒每次能向贮液瓶内打入P0=1.0atm的空气V=50mL。现打开进水阀门A和喷雾头阀门B,装入2L的清水后,关闭阀门AB。设周围大气压恒为P0,打气过程中贮液瓶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不计细管中水产生的压强。求:

 

(i)为确保喷雾器的正常使用,打气筒至少打气次数n;

(ii)当瓶内气压达到2.5atm时停止打气,然后打开阀门B,求喷雾器能喷出的水的体积最大值。

 

查看答案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a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ab过程中气体一定放热    

B. 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C.bc过程中气体内能保持不变 

D. bc过程中气体一定吸热

E. ca过程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

如图,倾角θ=370的直轨道AC与圆弧轨道CDEFAC处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划口直的半径为R,DF是竖直直径,以氨为圆心,E、O、B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F也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小滑块P、Q(都可视为质点)的质量都为m。已知滑块Q与轨道AC间存在摩擦力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但滑块P与整个轨道间和滑块Q与圆弧轨道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同时将两个滑块P、Q分别静止释放在A、B两点,之后P开始向下滑动,在B点与Q相碰,碰后P、Q立刻一起向下且在BC段保持匀速运动。已知P、Q每次相碰都会立刻合在一起运动但两者并不粘连,sin370=0.6,cos370=0.8,取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两滑块进入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最大值。

(2)滑块Q在轨道ACI往复运动经过的最大路程。

 

查看答案

如图,两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距l,左端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置于导轨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导轨匀速向右滑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已知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P,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导轨的电阻可忽略。求:

(l)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率

(2)水平外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