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后,与已经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组合体完成点火程序,轨道高度降低。组合体在高、低轨道上运行时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低轨道上运行时组合体的加速度较小
B. 在低轨道上运行时组合体的周期较小
C. 点火过程组合体的机械能守恒
D. 点火使组合体速率变大,从而降低了轨道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2g钍
C.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会辐射光子
D. 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1)如图甲所示,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1 m后到达P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
(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 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m(如图乙所示)。再次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滑至P点的速度大小。(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
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AC=7R,A、B、C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 37°=
,cos 37°=
)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 m/s2)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经过多长时间运动员距斜坡的距离最远。
某河水流速恒为3m/s,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是5m/s,已知河宽为100 m,试分析计算:
(1)欲使小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应沿什么方向?最短时间是多少?以这种方式渡河此船到达正对岸下游多少米处?
(2)欲使小船渡河位移最短,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的余弦是多少?到达对岸用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