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牛顿通过引力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的效应
D. 库仑通过静电力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
在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磁通量、速度 B. 速度、功、加速度
C.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电场强度 D. 磁感应强度、时间、速度
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许多的单位是用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在,下列单位所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A. 安培 B. 库仑 C. 牛顿 D. 焦耳
如图所示,MN为平行金属板,N板上有一小孔Q,一个粒子源P在M板附近,可释放初速度为零,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经板间加速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射出,沿半径为R的圆筒上的小孔E进入圆筒,筒里有平行于筒内中心轴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筒上另一小孔F与小孔E、Q、P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磁场垂直,E、F连线为筒的直径,粒子进入筒内磁场偏转,与筒壁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不计粒子的重力。
(1)要使粒子以速度v进入磁场,M、N间的电压为多大?
(2)若粒子与筒壁碰撞一次后从F点射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3)若粒子从E点进入磁场,与筒壁发生三次碰撞后从F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路程为多少?(已知tan22.5°=)
如图所示,半径R1=1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与平台BC在B点平滑连接,半径R2=0.8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上端与平台C端连接,下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质量m=0.1kg的乙物块放在平台BC的右端C点,将质量也为m的甲物块在A点由静止释放,让其沿圆弧下滑,并滑上平台与乙相碰,碰撞后甲与乙粘在一起从C点水平抛出,甲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BC长L=1m,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两物块的大小及碰撞所用的时间,求:
(1)甲物块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甲和乙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
(3)粘在一起的甲、乙两物块从C点抛出到落到CDE段轨道上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平行于底边的虚线ef下方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放在斜面上,线框的电阻为R,线框的cd边刚好与ef重合。无初速释放线框,当ab边刚好要进入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刚好为零,线框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边刚好要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
(2)从释放线框到ab边进入磁场时,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