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或静止
B. 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 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D. 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坡的倾角为θ,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星球的质量分布均匀,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质量M.
如图所示,半径为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AB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一个质量m=0.2kg的小球从最低点A射入,沿轨道运动半周后,以v0=3m/s的速度从最高点B水平抛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0.8.求:
(1)小球落回地面时与A点的距离x;
(2)小球落回地面时的速度v;
(3)小球刚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压力F的大小.
水平放置的圆筒绕其中心对称轴OO′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ω=5rad/s,桶壁上P处有一小圆孔,桶壁很薄,桶的半径R=2m;如图所示当圆孔正上方某高度h处有一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圆孔的半径略大于小球的半径,试通过计算求小球恰好落入圆筒小孔时,释放小球的高度h(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x相等的三点a、b、c,量得△x=0.10m,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0m,h2=0.20m,取g=10m/s2,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出:
①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m/s;
②物体经过点b时的速度偏角的正切值为______;(以上两空格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 )
A. 星球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B. 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B的角速度
C. 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总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D. 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