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位于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底部相通,圆形轨道上部有一缺口CDE,D点为圆形最高点,∠COD=∠DOE=30°,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自光滑轨道AB上某点静止下滑,由底部进入圆形轨道,通过不断调整释放位置,直到小球从C飞出后能无碰撞的从E进入左侧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B. 小球通过C点时速度大小为
C. 小球从C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D. 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存在一半径为2R和半径为R两个同心圆,半径为R的小圆和半径为2R的大圆之间形成一环形区域。小圆和环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小圆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位于圆心处的粒子源S沿水平面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为的正粒子,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为了将所有粒子束缚在半径为2R的圆形内,环形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至少为
A. B B. B C.
B D.
B
如图所示,做爬行实验的小机器人沿四分之一圆弧形曲面,从底部O向A爬行,受到水平向右恒定的风力,恰以某一大小不变的速度爬行,则小机器从O向A爬行的过程中
A. 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B. 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始终相反
C. 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D. 曲面对小机器人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A、B两球质量相同,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两球之间栓接有轻弹簧。A球与挡板接触,B球通过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细线绷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撤去挡板瞬间
A. 弹簧弹力一定变大
B. 细线拉力一定变大
C. A球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D. B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图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己知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当它们受到某种频率的光线照射后,可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2能级氢原子受到照射后跃迁到n=5能级
B. n=2能级氢原子吸收的能量为2.55eV
C. 频率最高的光子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l能级放出的
D. 波长最大的光子是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
在“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中,
(1)如图 1所示,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如果用电阻挡“× 100 ”测量,则读数为 ;如果用“直流5V ”挡测量,则读数为 V。
(2)甲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用电阻挡“× 100 ”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操作顺序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 1k ”的位置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 10 ”的位置
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
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 0 ”
(3)乙同利用多用电表测量图示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有关物理量。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压挡,闭合开关,利用图2 的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阻挡,闭合开关,利用图2 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C.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闭合开关,利用图3 的电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D.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把图3 中红、黑表笔接入电路的位置互换,闭合开关,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4)丙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探测图4 所示黑箱时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 E 、G 两点间和F 、G 两点间均有电压, E 、F 两点间无电压;用电阻挡测量,黑表笔接E 点,红表笔接F 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5中的 。
(5)丁同学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500mA”挡作为电流表 ,设计了如图6 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流表内阻RA =0.4
,R1 =RA, R2=7RA。若将接线柱 1、2 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 A;若将接线柱1、3 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