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一个钍核中,有( ) A. 232个质子,90个中子 B. 90个质子,232个...

一个钍核中,有(   )

A. 232个质子,90个中子    B. 90个质子,232个中子

C. 142个质子,90个中子    D. 90个质子,142个中子

 

D 【解析】一个钍核中,有90个质子,有232个核子,则有232-90=142个中子,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子的发现,证实了(   )

A. 原子是可分的    B. 原子核是可分的

C. 质子的存在    D. 中子的存在

 

查看答案

在电子线路制作中常用到覆铜板,覆铜板是将补强材料(加入橡胶中可以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它是做印制电路板的基本材料,常叫基材。小明同学是电子制作爱好者,他想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测量覆铜板的导电铜膜厚度。于是他从资料上查得导电铜膜的电阻率ρ=1. 75×l0-8Ω·m,并利用下列器材完成了这个实验:

A.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

B.取待测长方形覆铜板一块,将两个粗铜条A、B平行压置在覆铜板的两端,与覆铜板接触良好,用作电极,如此就制成了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2 Ω);

C.滑动变阻器(总阻值约为10 Ω);

D.定值电阻R2(电阻值R2 =6 Ω);

E.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F.电压表(量程为0~6 V,内阻很大);

G.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5 Ω);

H.开关K,导线若干。

(1)请在图甲的实物图中完成实物连线,要求实验测量精度高__________

(2)小明在接通电路之前,先用游标卡尺测得覆铜板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 mm。

(3)小明用毫米刻度尺测两电极A、B间的距离L=1. 001 m。

(4)图丙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请完成作图_____,若所得图线的斜率用k表示,则导电铜膜的电阻R=   ______(用k及题中所给字母表示),根据实验数据及I-U图线求出导电铜膜的电阻R= _____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计算导电膜厚度h的值为____ m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0=4.0 Ω,电源的电动势E=3.0 V,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____ mm。 

(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长度x及对应的电流值I,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x(m)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I(A)

0.49

0.43

0.38

0.33

0.31

0.28

(A-1)

2.04

2.33

2.63

3.03

3.23

3.57

 

 

①将表中数据描在-x坐标纸中,如图丙所示。试作出其关系图线_________________,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图丙中-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AB为两块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AB间电压为UAB=-U0,紧贴A板有一电子源,不停地飘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的电子(可视为初速度为0)。在B板右侧两块平行金属板MN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变化的周期TL,板间中线与电子源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板间距d L,极板长L,距偏转板右边缘S处有荧光屏,经时间t统计(tT)只有50%的电子能打到荧光屏上。(板外无电场),求:

(1)电子进入偏转板时的速度;

(2) 时刻沿中线射入偏转板间的电子刚射出偏转板时与板间中线的距离;

(3)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范围Y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车M处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粗糙,靠在(不粘连)半径为R=0.2m1/4光滑固定圆弧轨道右侧,一质量m="1"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正上方H=3m处自由下落经圆弧轨道底端B滑上等高的小车表面。滑块在小车上滑行1s后离开。已知小车质量M=5kg,表面离地高h=1.8m,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

1)滑块通过A点时滑块受到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2)小车M的长度

3)滑块落地时,它与小车右端的水平距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