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jerk)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s时急动度是0.5m/s2
B. t=3s时的急动度和t=5s时的急动度相同
C. 2s-4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D. t=4s时质点速度方向改变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长为R,可绕A自由转动.用绳在O点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O点,另一端系在圆弧形墙壁上的C点.当点C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CB移动过程中(保持OA与地面夹角θ不变),OC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反应
C.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是α衰变方程
如图所示,在电动机带动下,倾斜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倾角为θ,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不变.质量为m的物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下端A处,经过一段时间,物块的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tanθ.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
(1)若传送带的速度已知为v求一个物块从放上传送带到与传送带共速过程中由于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2)若传送带的长度为L,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一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在A处轻放到传送带上,物块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仍为μ=2tanθ.物块在到达B之前较长距离内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相对传送带滑动.物块在到达B端前已等距排列,相邻两物块的距离为d,直到脱离皮带.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传送带共将N个物块运送到B端.求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的平均功率。
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半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快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小物块通过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多少?
(2)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x与轨道半径R的值有关.若R的取值范围为[,
],且要使小物快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则当R为何值时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x最大?最大值为多少?R为何值时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x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如图所示,一根细绳跨过光滑轻质的定滑轮分别与小物块A和一轻质弹簧上端相连,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小物块A和B也用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在一起,质量分别为mA=2 kg、mB=1 kg.初始时用手托住B物块使A、B间的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保持静止,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高度H=0.6m.现将B竖直向上再举高h=1.8 m(未触及A)然后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A、B间细绳绷直,A、B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竖直向下运动,之后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该过程弹簧伸长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取g=10 m/s2.
(1)求A、B间细绳刚好绷直后瞬间A、B的速度vAB的大小;
(2)求从静止释放B到B刚好触地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ΔEP的大小;
(3)若用质量为mC=2 kg的小物块C替代小物块B重复该过程,求C刚要触地时的速度vC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