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两轮间距l=3.25 m,套有传送带,传送带与水平面成θ=30°角,轮子转动方向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以2 m/s的速度运行,将一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到A轮处的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g取10 m/s2)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 g,砝码盘质量m0=7.8 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 Hz.其实验步骤是: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将小车置于打点计时器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
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方法是让“工“字型金属片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工”字型中间立柱长为h,上下两块挡光片A、B足够窄,宽度均为D,挡光时间由跟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下来,若下挡片B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上挡光片A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则“工”字型金属片进入光电门时的速度v1=______,离开光电门时的速度v2=_______,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________.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均跟正压力有关
B. 静摩擦力跟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大小有关
C. 正压力增大,静摩擦力有可能不变
D. 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 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
C. 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F的增大而减小
D. 只要水平力F足够大,物体A、B间一定会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一对平衡力的方向也总是相反的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一对平衡力也总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