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C→D过程中,气体放热
E.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四象限区域内存在两个有界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I、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Ⅱ,O、M、P、Q为磁场边界和x轴的交点,OM=MP=L,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为(-2L,-L)的点以速度沿+x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原点O处射入磁场Ⅰ又从M点射出磁场Ⅰ(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1)求第三象限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求磁场Ⅰ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如果带电粒子能再次回到原点O,问磁场Ⅱ的宽度至少为多少?
(在用铀235作燃料的核反应堆中,铀235核吸收一个动能较小的慢中子后,可发生裂变反应,放出一定的能量和几个快中子,而快中子不利于铀235的裂变。为了能使裂变反应继续下去,需要将反应中放出的快中子减速。有一种减速的方法是使用石墨(碳12)作减速剂。设中子与碳原子的碰撞是对心弹性碰撞,求:一个动能为1.75Mev的快中子与静止的碳原子碰撞后动能减为多少?(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中子质量的12倍)
某实验小组利用一滑动变阻器和未知内阻的微安表,来测量多用电表“×1 k”挡内部电池的电动势E。
(1)该小组采用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连接完整_____。
(2)请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插上红、黑表笔,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的“×1 k”位置,将红、黑表笔________,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0 Ω”。
b.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c.接通开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多用电表和微安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多用电表和微安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kΩ和________μA。
d.断开开关,拔下红、黑表笔,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扳到________位置。
(3)由以上信息可得多用电表“×1 k”挡内部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测定弹簧的弹性势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状态;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锁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锁,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m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匀强电场和六边形所在平面平行),B、C、F三点电势分别为1 V、2 V、3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点的电势为4.5V
B. 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高1eV
C. 电子从B点到E点电场力做功为3eV
D.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