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

如图,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初速度v0从轨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不计金属杆ab的电阻及空气阻力,则(    )

A. 上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比下滑过程安培力的冲量大

B. 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C. 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多

D. 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长

 

C 【解析】ACD、由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棒的机械能不断减少,经过同一位置时下滑的速度小于上滑的速度,则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而上滑阶段的位移与下滑阶段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短;下滑时棒受到的安培力小于上滑所受的安培力,则下滑过程安培力的平均值小于上滑过程安培力的平均值,所以上滑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功大于下滑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故上滑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大于下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多;根据冲量定义上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与下滑过程安培力的冲量相等,故AD错误,C正确; B、根据感应电量公式知,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磁通量的变化量相等,则通过电阻R的电量相等,故B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轻弹簧,O点为原长位置。质量为0.5 kg的滑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下滑并压缩弹簧到最短的过程中,最大动能为8 J。现将物块由A点上方0.4 m处的B点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从O点开始做减速运动

B. B点释放滑块动能最大位置比从A点释放要低

C. B点释放滑块最大动能为9 J

D. B点释放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比从A点释放增加了1 J

 

查看答案

放在租糙的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倾角θ = 45,斜面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它们之间有轻绳连接。当用水平外力F推物块A时,两个滑块和斜面体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斜面对物块A的支持力大小为NA、斜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大小为N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弱

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C. 已知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发生电离产生的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为m装有光滑弧形槽的小车,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沿槽口向小车滑去,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右端,则(    )

A.小球以后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B.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此过程小球对小车做的功为

D.小球在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查看答案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1957年李、杨两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ν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则衰变产物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分别为(  )

A. 6028    B. 6026

C. 5926    D. 5928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