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并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将小钢球从固定轨道倾斜部分某处由静止释放,经轨道末端水平飞出,落到铺着白纸和复写纸的水平地面上,在白纸上留下点迹.为了使问题简化,小钢球在轨道倾斜部分下滑的距离分别为L、2L、3L、4L…,这样在轨道倾斜部分合外力对小钢球做的功就可以分别记为W0、2W0、3W0、4W0…
(1)为了探究动能定理,除了测量小钢球离开轨道后的下落高度h和水平位移s外,还需测量________.
A.L、2L、3L、4L…的具体数值
B.轨道与小钢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C.小钢球的质量m
(2)请用上述必要的物理量写出探究动能定理的关系式:W=________;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进行多次测量,在L、2L、3L、4L…处的每个释放点都要让小钢球重复释放多次,在白纸上留下多个点迹.那么,确定在同一位置释放的小钢球在白纸上的平均落点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利用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________(填“s”或“s2”).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题中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如图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x轴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从原点0以与x轴成30°角斜向上射入磁场,且在上方运动半径为R则( )
A. 粒子经偏转一定能回到原点O
B. 粒子完在成一次周期性运动的时间为
C. 粒子在x轴上方和下方两磁场中运动半径之比为1:2
D. 粒子第二次射入x轴上方磁场时,沿x轴前进了3R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时,小球间无相互作用.且∠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30°
B. 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60°
C. 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qER
D. 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qER
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b接在电压u=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B.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C. V1的示数不变,A1的示数增大
D. V2,A2的示数都减小
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其中Q2位于坐标原点0.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方向移近Q2(位于坐标原点O),在移动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与x轴的交点为M,曲线的最低点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M点电势为零,N点场强不为零
B. M点场强为零,N点电势为零
C. 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2电荷量较小
D. 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2电荷量较小
2017年6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按预定计划,“中星9A”应该首先被送入近地点约为200公里,远地点约为3.6万公里的转移轨道Ⅱ(椭圆),然后通过在远地点变轨,最终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Ⅲ(圆形)。但是由于火箭故障,卫星实际入轨后初始轨道Ⅰ远地点只有1.6万公里。科技人员没有放弃,通过精心操作,利用卫星自带燃料在近地点点火,尽量抬高远地点的高度,经过10次轨道调整,终于在7月5日成功定点于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失利原因可能是发射速度没有达到7.9km/s
B. 卫星从轨道Ⅰ的P点进入轨道Ⅱ后机械能增加
C. 卫星在轨道Ⅲ经过Q点时和在轨道Ⅱ经过Q点时的速度相同
D. 卫星在轨道Ⅱ由P点向Q点运行时处于超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