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半径为R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竖直墙...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半径为R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竖直墙,右侧靠一质量为M2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的正上方足够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自A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小球在槽内运动到B点后,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球离开C点以后,将做斜上抛运动,且恰好再从C点落入半圆槽中

D. 小球第二次通过B点时半圆槽与物块分离,分离后两者不会再相碰

 

CD 【解析】小球在槽内运动的A至B过程中,由于墙壁对槽有水平向右的作用力,系统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小球运动到B点以后,系统在竖直方向上仍然有加速度,合外力不为零,所以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小球离开C后只是相对于槽竖直向上运动,其与槽在水平方向上均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彼此水平方向上相对静止,以地面为参考系,C做斜上抛运动,且恰好再从C点落入半圆槽中,故C正确;第二次通过B点后,小球对半圆槽的作用力有水平向左的分量,半圆槽向右减速,物块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者分离且分离后两者不会再相碰,故D正确。所以CD正确,AB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运动,CD两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设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CD间动摩擦因数为μ3D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4,则可能正确的是(   )

A. μ1=0μ2=0μ3=0μ4=0

B. μ1=0μ2≠0μ3≠0μ4=0

C. μ1≠0μ2=0μ3≠0μ4=0

D. μ1≠0μ2≠0μ3≠0μ4≠0

 

查看答案

如图a所示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实验)和库伦扭秤实验(实验)的原理图,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两个实验后发现:实验测量的是两组质量为分别为Mm的两球之间的引力;实验测量的只有一组点电荷Qq之间的引力,扭秤另外一端小球不带电。分析两实验的区别,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认为:实验需要两组小球而实验只需要一组带电小球的原因是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很小,而电荷间的静电力很大

B. 乙同学认为:实验需要两组小球而实验只需要一组带电小球的原因是实验是在空气中完成的,而实验需要在真空进行

C. 丙同学认为:在实验中若只用一组小球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则对实验结果并无影响

D. 丁同学认为:在实验中无论用两组还是一组带电小球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并无影响,但在实验中若按图b只用一组小球进行实验,则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

第一宇宙速度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叫逃逸速度,理论分析表面,逃逸速度是环绕速度的倍。宇宙中存在这样的天体,,即使它确实在发光,光也不能进入太空,我们也根本看不到它,这种天体称为黑洞。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的黑洞,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0×1010m/s2,(已知光速c=3×108m/s,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该黑洞的半径约为(  

A. 212km    B. 4.5×103km

C. 9.0×103km    D. 1.65×103k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直线MN过正方形的几何中心O且垂直正方形平面,PO点相距为aP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将A点的电荷换为-q的点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研究某汽车刹车过程得到的速度—位移图像,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则:(   )

A. 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汽车刹车过程所用时间为10s

C. 当汽车运动的位移为5m时,其速度为5m/s

D. 当汽车的速度为5m/s时,运动的位移为7.5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