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MN、PQ是相距d=l.0m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导轨电阻不计,整个导轨处在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MN、PQ放置,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棒ab的质量m=0.1kg、其接入电路的电阻
,小灯泡电阻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断开开关S,棒ab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t=0.5s时刻闭合开关S,图乙为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求:
(1)金属棒ab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斜面倾角的正弦值;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坐标平面的
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
的匀强磁场,方向
平面垂直,在x轴上的P(10,0)点,有一放射源,在
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
的带正电的粒了,粒子的质量为
,电荷量为
,求带电粒子能打到y轴上的范围。
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
,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 (量程0~30
);
电流表 (量程0~100
);
电压表 (量程0~6
);
滑动变阻器 (阻值0~5Ω);
滑动变阻器 (阻值0~30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设计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Ⅱ.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线。
Ⅲ.断开开关,将改接在B、C之间。A与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
,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 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2)由图2的图线,得电源内阻r=____Ω;
(3)用、
和
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代入数值可得
;
(4)若电表为理想电表, 接在B、C之间与接在A、B之间,滑动变阻器滑片都从最大阻值位置调到某同一位置,两种情况相比,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________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但这一观点一度受到质疑,密立根通过下述实验来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实验电路如图实-1所示。
(1)为了测量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双刀双掷开关应向____闭合。(填“ab”或“cd”)
(2)如果实验所得图象如图实2所示,其中
、
、
为已知量,元电荷带电量为e,那么:
①只需将____与普朗克常量h进比较,若在误差许可的范国内二者相等,则证明“光电效应方程”是正确的。
②该实验所用光电管的K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_。
如图7所示,一根足够长的水平滑杆上套有一质量为
的光滑金属圆环,在滑杆的正下方与其平行放置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的绝缘轨道
,
穿过金属环的圆心。现使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以水平速度
沿绝缘轨道向右运动,则( )
A. 磁铁穿过金属环后,两者将先后停下来
B. 磁铁将不会穿越滑环运动
C. 圆环可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D. 整个过程最多能产生热量
如图甲所示,有一绝缘圆环,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圆环平面与竖直平面重合。一光滑细杆沿垂直圆环平面的轴线穿过圆环,细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10g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所带电荷量q=5.0×10﹣4C。小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其沿细杆由C经B向A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图象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O点右侧杆上,B点场强最大,场强大小为E=1.2V/m
B. 由C到A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C. 由C到A电势先降低后升高
D. C、B两点间的电势差UCB=0.9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