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应保持斜槽末端__________。
(2)每次小球下滑要从处__________由静止释放。
(3)入射小球的质量mA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4)在图中,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分别用OP、OM和ON表示。小球半径均为r。因此只需验证________。
如图(a)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固定斜杆底端固定一电量为Q=2×10−4C的正点电荷,将一带正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从斜杆的底端(但与Q未接触)静止释放,小球沿斜杆向上滑动过程中能量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线1为重力势能随位移变化图象,线2为动能随位移变化图象(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g=10m/s2) ,则( )
A. 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由图线1可求得小球的质量m=4kg
D. 斜杆底端至小球速度最大处,由底端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差U=−4.23×10−6V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1=3Ω,R2=6Ω,电容器的电容C=3.6μF,二极管D一般是由硅或者锗管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和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均为4V
B. 开关S1闭合,S2断开,当合上S2,待电路稳定以后,电容器上电荷量变化了1.8×10−6C
C. 开关S1,S2闭合,待电路稳定以后断开S1,流过R1的电荷量为9.6×10−6C
D. 开关S1,S2闭合,待电路稳定以后断开S1,流过R1的电荷量为1.44×10−5C
在下图中图甲、图乙中两点电荷量相等,图丙、图丁中通电导线电流大小相等,竖直线为两点电荷、两通电导线的中垂线,O为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和图丁中,在连线和中垂线上,O点的场强和磁感应强度都最小
B. 图甲和图丁中,在连线和中垂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场强和磁感应强度都相等
C. 图乙和图丙中,在连线和中垂线上,O点的场强和磁感应强度都最大
D. 图乙和图丙中,在连线和中垂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场强和磁感应强度相等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然后随跳板反弹,则( )
A. 运动员与跳板接触的全过程中只有超重状态
B. 运动员把跳板压到最低点时,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C. 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从受力角度来看,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远大于他的重力
D. 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从受力角度来看,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远大于他对跳板的作用力
如图所示,挂在天平底部的矩形线圈abcd的一部分悬在匀强磁场中,当给矩形线圈通入如图所示的电流I时,调节两盘中的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使电流I反向,这时要在天平的左盘上加质量为2×10-2kg的砝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若已知矩形线圈共10匝,通入的电流I=0.1A,bc边长度为10 cm,(g取10 m/s2)则磁场对bc边作用力F的大小和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分别是( )
A. F=0.2N,B=20T B. F=0.2N,B=2T C. F=0.1N, B=1T D. F=0.1N,B=1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