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对原子、原子核等相关内容的认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B. Th核发生一次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C. 电子被发现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有核式结构
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时,其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绝缘杆从物体A中心的孔穿过,A的质量为M,用绝缘细线将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与A连接,M>m,整个装置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现仅使B带正电且电荷量大小为Q,发现A、B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角。若仅使A带负电且电荷量大小为
,则A、B一起以加速度a′ 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
角,则
A. a′=a,Q′=Q B. a′>a,Q′=Q
C. a′>a,Q′>Q D. a′<a,Q′<Q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墨子”将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千米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36000千米),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
B. 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西昌正上方
C.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G7小
D.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小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
C. 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的位移比实际的小
D. 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加速运动
关于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卡文迪许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B.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C. 若从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角度定义磁感应强度B,则B=
D. 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如图所示,一个滑块质量为2kg,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BC平面又冲上另一斜面到达最高点D。已知AB=100cm,CD=60cm,∠α=30°,∠β=37°,(g取10m/s2)。已知AB、CD均光滑,只有BC面粗糙且BC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BC=28cm。试求:(sin37°=0.6,cos37°=0.8)
(1)滑块在A和D点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分别是多少?(以BC面为零势面)
(2)滑块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最终停在BC面上的位置距离B点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