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t。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数记为50次
E.实验中误将49.5次全振动数记为50次
如图所示,右端开口的绝缘、绝热圆柱形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积为汽缸内部被绝热活塞M和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N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左边两部分分别封闭气体A和B,两活塞均与汽缸接触良好,忽略一切摩擦;汽缸左边有加热装置,可对气体A缓慢加热;初始状态温度为T0,大气压强为p0。

(1)给气体A加热,当活塞N恰好到达汽缸右端时,求气体A的温度;
(2)继续给气体A加热,当气体B的长度变为原来的
时,求气体B的压强和气体的温度。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质量均为m=0.02kg,电阻均为R=0.1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m/s2,求:

(1)通过棒cd的电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
(2)棒ab受到的力F多大?
(3)棒cd每产生Q=0.1J的热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
如图甲所示,A、B是两块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偏转匀强电场,B板接地,A板电势φA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C、D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中间有两正对小孔O1′和O2,两板间电压为U2,组成减速电场.现有一带负电粒子在t=0时刻以一定初速度沿AB两板间的中轴线O1O1′进入,并能从O1′沿O1′O2进入C、D间.已知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不计粒子重力)求:

(1)该粒子进入A、B间的初速度v0为多大时,粒子刚好能到达O2孔;
(2)在(1)的条件下,A、B两板长度的最小值;
(3)A、B两板间距的最小值.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某未知电阻R的阻值,电路中的电压表是量程为0~3.0 V的理想电表,电阻箱的阻值为0~99.9 Ω,其中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

(1)为了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该小组的同学首先将开关K1闭合,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K2扳到位置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0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此时保持电阻箱的阻值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K2扳到位置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用以上给出的物理量表示未知电阻的阻值R=________;
(2)通过测量,该小组的同学得到未知电阻的阻值为R=8.8 Ω,为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将电键K1闭合,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K2扳到位置1,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阻箱的读数R0以及对应的电压表的读数U,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该电源的内阻r=________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