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小桶相连,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如图甲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改变小桶中沙子的质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须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调整倾斜,使不挂小桶的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_.
A.是为了挂上小桶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是为了计算小车重力所做的功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砝码、遮光片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遮光片的宽度为d,光电门A和B的中心距离为s,把细线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滑轮与小桶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及小车通过A、B的遮光时间分别是t1和t2.
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和B的过程中,小车、砝码和拉力传感器及遮光片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做功W=_____,该系统的动能增加量△Ek=_____(W和△Ek用F、s、M、t1、t2、d表示)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在小桶中增加沙子,重复②的操作.
(3)处理实验数据,可得△Ek、W多组数值,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k﹣W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到的结论_____.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B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

A. 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 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1∶2
D. 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8∶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存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m边长为a的正方形线框ABCD斜向穿进磁场,当AC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方向与磁场边界成45°,若线框的总电阻为R,则

A. 线框穿进磁场过程中,框中电流的方向为DCBA
B. AC刚进入磁场时线框中感应电流表为![]()
C. AC刚进入磁场时线框所受安培力为![]()
D. 此时CD两端电压为![]()
如图所示,一颗陨星进入到地球周围的空间中,它的运动轨迹如实线abc所示,b为距地球最近点,陨星质量保持不变,不计阻力,图中虚线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陨星做曲线运动
B. 在b点,陨星的动量最大
C. 在b点,陨星的动量变化率最大
D. 在a、c点,陨星动量的变化率最大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M处正电荷的电荷量大于N处正电荷的电荷量,A、B为M、N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将一负点电荷q由A点沿中垂线移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B. q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 q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q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如图所示,质量m=0.5kg、长L=1m的通电导体棒在安培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37°的光滑绝缘框架上,磁场方向垂直于框架向下(磁场范围足够大),右侧回路电源电动势E=8V,内电阻r=1Ω,额定功率为8W、额定电压为4V的电动机正常工作,(g=10m/s2)则( )

A. 回路总电流为2A
B.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4A
C. 流经导体棒的电流为4A
D.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1.5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