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下列做法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有__________.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C.减小斜槽与钢球之间的摩擦 D.均以小球的最高点标注轨迹
(2)图乙是小明同学描绘出的轨迹,试判断:A点是抛出点吗?_________(填“是“或“否”)
(3)小亮同学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g取10m/s²)
某行星有两颗卫星A、B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rB,其中卫星A距行星表面高度可忽略不计,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颗卫星A、B运行的速度大小之比![]()
B. 两颗卫星A、B 运行的周期关系TA<TB
C. 由题中条件可以求出行星的质量
D. 卫星A运行的角速度大小等于行星自转的角速度
2017年10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等机构联合宣布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

A. 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 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
C. L一定,M越大,T越大
D. M一定,L越大,T越大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 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运动
B.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运动
C. 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运动
D.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b运动
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成是同一平面内的同方向绕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r1=2.3×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2=1.5×1011m,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和天文知识,估算出火星与地球相邻两次距离最小的时间间隔约为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