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A、B、弹簧组成的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求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
取
,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
(3)自开始下落计时,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4)自开始下落计时,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一列高速列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被告知前面有危险,关闭发动机后,列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10秒末的速度为
,求:
(1)这列高速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15秒末的速度大小;
(3)45秒末的速度大小.
为了便于行车,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一座大桥的引桥就是一个斜面.把一个重力为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在图中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现把重力分解为沿斜面的分力
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计算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
,他测出的弹簧的弹力
(
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长度
的各组数据,并逐点标注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由此可以得到该弹簧的原长
______;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
.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
(1)下列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紧靠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在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应及时断开电源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
、
、
、
、
共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如图所示,以
点为起点量出的到各点的位移已标在图上,由此可求得打下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
__________
,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