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过程中,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 s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B. 15 s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 运动员在0~10 s的平均速度等于10 m/s
D. 10~15 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 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物体A静止在台秤上,质量mA=10.5kg,秤盘B质量mB=1.5kg,弹簧本身质量不计,k=800N/m,台秤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给A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A向上匀加速运动,已知力在0.2s内为变力,0.2s后为恒力,求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g=10m/s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放于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B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于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a点时,弹簧C刚好没有发生变形,已知弹簧B和弹簧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刚好没有变形,求a、b两点间的距离.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设火箭发射实验时,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经过4s到达离地面40m高处燃料恰好用完.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 )求:
①火箭的平均推力与重力的比值是多大?
②火箭能到达的离地最大高度是多少?
③燃料燃烧结束后,火箭经过多长时间落地?(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