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 入射...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D 【解析】试题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遏制电压与最大初动能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光强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不一定有光电流,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光电流的大小. 如果照射光不能使得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无论照射多次时间都没有光电流,AB错误;根据公式可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与逸出功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不是成正比,C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之和,叫作这个分子的内能

B. 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决定

C.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内能也一定增大

D. 物体的动能减小时,其温度可能升高

 

查看答案

在人类认识原子与原子核结构的过程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正确选项是(  )

A. 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卢瑟福关于中子的猜想是正确的

B. 汤姆孙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 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 玻尔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宽为a的平行光束从空气斜射到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入射角为60°,光束中包含两种波长的光,玻璃砖对这两种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光束从玻璃下表面出射时恰好分成不重叠的两束,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i)两种光在上表面的折射角和入射光在上表面的宽度;

ii)玻璃砖的厚度d为多少?

 

 

查看答案

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长L2 m、质量M4 kg的薄木板(厚度不计)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其右端距平台边缘l5 m,木板的正中央放有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已知木板与平台、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4.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其大小为48 Ng10 m/s2,试求:

(1)F刚作用时木板及滑块的加速度;

(2)F作用了1.2 s时,木板的右端离平台边缘的距离;

(3)要使物块最终不能从平台上滑出去,则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