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 作出-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1)O点的平均速度, (2)(3)C 【解析】(1)图线纵轴截距b是0时刻对应的速度,即表示O点的瞬时速度.各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各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平均速度为纵坐标,相应的运动时间t的一半为横坐标,即 的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则-t图象的斜率的2倍表示加速度,即a=2k. (2)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μMg=(M+m)a, 解得: ; (3)木板必须保持水平,则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故A正确;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共线,故B正确;钩码的质量不需要远小于木块的质量,因选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故C错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v-t图象求解加速度;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动摩擦因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和橡皮条做共点力合成的实验,最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

(1)在图上标出的F1F2FF′四个力中,力________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比较力F与力F′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这就验证了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某同学对此实验的一些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B.用两个测力计拉线时,橡皮条应沿两线夹角的平分线

C.拉橡皮条的线要长一些,用以标记同一细线方向的两点要相距远些

D.拉橡皮条时,细线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

E.在用一个测力计和同时用两个测力计拉线时,只需这两次橡皮条的伸长相同就行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f变小    B. Ff不变    C. FN变大    D. FN变小

 

查看答案

一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的物块在一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F1、F2,如图所示.现将力F突然改为大小为F1、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此后(  )

A.物体将仍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将可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将可能以大于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可能以小于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m1的物体1。跟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车厢的加速度为gtanθ

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1gcosθ

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g-m1g

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gθ

 

查看答案

(多选)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 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 甲比乙先到达B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