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物体接触(未连接),如图中O点,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向左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运动到图中B点,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距B点为3x0C点是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的位置,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撤去F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μmgx0

B. 撤去F后,物体向右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

C. B→C位置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D. 水平力F做的功为4μmgx0

 

AD 【解析】试题分析:撤去F后一直到物体停止运动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得:弹簧的弹性势能 Ep=μmg•3x0=3μmgx0,故A正确;撤去F后,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变,而弹簧的弹力随着压缩量的减小而减小,开始时弹力先大于摩擦力,合力向右,弹力减小,合减小,则加速度减小.当在O点时,弹力等于摩擦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后来弹力小于摩擦力,合力向左,弹力减小时,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则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物体离开弹簧后做匀减速运动.故B错误;从B→C物体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大,由能量守恒可知,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和产生的内能之和,所以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故C错误;由动能定理,由O-B过程;从撤去F到最后停止:;解得WF=4μmgx0,选项D正确;故选A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及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解答的关键,要抓住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即可得到加速度是变化的.对于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间的关系通常应用动能定理结合功能关系解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R(R视为质 点)。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红蜡块R从坐标原点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速度的方向与y轴夹角为。则红蜡块R的( )

A. 分位移y与分位移x成正比

B. 合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成正比

C. 分位移y的平方与分位移x成正比

D. tan与时间t成正比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

A. b所需向心力最小

B. 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

C.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查看答案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    B.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查看答案

如图是地球三个宇宙速度示意图,当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到达远地点时,到地心距离为r,速度为v,加速度为a,设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7.9km/s    B. 7.9km/s <v<11.2km/s

C. a =     D. a =

 

查看答案

质量为的汽车,以速率通过半径为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