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质量为50kg的人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着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

质量为50kg的人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着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的重心又下降了0.5m.假设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为恒力,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2500N. 【解析】人从跳下到缓冲停下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mg(h1+h2)-Fh2=0-0 代入数据解得F=2500N. 点睛:运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合理地选择研究过程,分析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本题也可以求出到达地面时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阳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地球质量m=6.0×1024kg,日地中心的距离r=1.5×1011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2,1年约为3.2×107s,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 m/s2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查看答案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用6V、50Hz的电源向打点计时器供电,打出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开始下落时打下的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g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_______m/s,重锤的动能EkB=_____J,从重锤开始下落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同学这样验证的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含纸带); B.重锤;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2)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使重锤获得的动能往_______它所减小的重力势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果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h图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该直线的斜率所代表的含义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正确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使__________;实验时,每次使小球由静止滚下都应注意_________

(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 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 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痕迹 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 x=20.00cm,A、B 间距离 y1 =4.70cm,B、C 间距离 y2 =14.50cm.(g 取 9.80m/s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小球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0 =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为________m/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