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

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3∶1

 

C 【解析】由x-t图象可知,碰撞前,vB=0m/s,碰撞后vA′=vB′=v= =1m/s,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对A、B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A+mB)v,即:mA×4=(mA+mB)×1,解得mA:mB=1:3,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的表达式及动量定理的直接应用,知道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两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

D.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查看答案

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6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B,经过3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A:mB(    )

A. 1∶2    B. 2∶1    C. 30∶31    D. 31∶30

 

查看答案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

A. 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B. 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 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 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查看答案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显示了下列哪些情况(      )

A. 原子内存在电子

B. 原子的大小为m

C. 原子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它的全部体积上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枣糕模型”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有一定的结构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