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

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B. 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

C.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

D. 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全部工作

 

B 【解析】试题分析:开普勒三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A、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错误 B、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离太阳越近,弧长越长,时间相同,速率越大;正确 C、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在前,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后;错误 D、开普勒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观测和研究总结出的开普勒三定律;错误 故选B 考点:开普勒三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QB段是半径为R=1m的光滑圆弧轨道,AQ段是长度为L=1 m的粗糙水平轨道,两轨道相切于Q点,Q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P的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PAQ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若物块P以初速度v0A点滑上水平轨道,到C点又返回A点时恰好静止.(g=10 m/s2求:

(1)初速度v0的大小;

(2)物块P第一次刚通过Q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功3×105 J,则电荷从AB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了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若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多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长度为L1.0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球的质量为M5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求:

(1)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的拉力;

(2)小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取B点电势为零时,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8 V和-6 VAC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CA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l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3W…

1)图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的交流电;

2)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长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  

3)图中小车上有一固定小立柱,下图给出了 4种橡皮筋与小立柱的套接方式,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图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小车获得的速度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