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B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轨迹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侧,B正确;而C不应该出现向下凹的现象,故A、C、D错误。 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在x<0的空间中,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 N/C;在x>0的空间中,存在垂直xy平面方向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一带负电的粒子(比荷q/m=160 C/kg),在距O点左边x=0.06m处的d点以v0=8m/s的初速度沿y轴正方向开始运动,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带电粒子开始运动后第一次通过y轴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经多长时间返回电场;

(3)带电粒子运动的周期。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导轨间距为d倾斜放置,其倾角为θ,下端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电阻不计,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并用细线通过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重物相连。垂直于导轨平面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整个装置从静止开始释放,当金属棒轨向上运动距离L时速度达到最大不计空气阻力,斜面和磁场区域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求:

金属从开始运动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横截面的电量。

金属的最大速度;

金属从开始运动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长s=5m、倾角θ=37°的斜面各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水平传送带和水平地面平滑连接,传送带长L=1.6m,以恒定速率v0=4m/s逆时针运行,将一可看作质点的物块轻轻地放上传送带右端A,物块滑到传送带左端B时恰好与传送带共速并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块和传送带、斜面、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物块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D点,取g=10m/s2,求:

1)动摩擦因数μ的值.

2)水平面上CD的长.

3)物块从AD所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

有一阻值在500Ω左右的定值电阻,额定功率为0.20W,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它的阻值,备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30mA,内阻约20Ω

B.电流表:量程0﹣300mA,内阻约1Ω

C.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2.5kΩ

D.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0kΩ

E.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2A

F.电源:输出电压12V,内阻不计

另有开关和导线若干.

测量时,为使被测电阻不被烧坏,实验中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应控制在         V以下,据此电流表应选用         (用器材序号填写)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并能方便的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如图所给的四种测量电路中,应选用      

在操作、测量与计算均无误的情况下,若实验中选择了C所示的电路,测得的结果是488Ω,若选择了D所示的电路,测得的结果是519Ω,则        

A.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519Ω,且应略小于519Ω

B.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519Ω,且应略大于519Ω

C.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488Ω,且应略大于488Ω

D.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488Ω,且应略小于488Ω

对于该待测电阻的I﹣U图线,理想情况下I﹣U图线用实线所示,若选择用图B进行实验,所绘制的I﹣U图线用虚线表示,则在如图所示的几个图线总可能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时将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四组数据:

a/m·s2
 

2.01
 

2.98
 

4.02
 

5.01
 

F/N
 

1.00
 

2.00
 

3.00
 

4.00
 

 

1)在图(c)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图线;

2)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3)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来测量拉力F,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