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如图所示.现测得AB15 cmBC20 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小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B球此刻的速度;

(3)DC两球此刻相距多远?

(4)此刻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颗?

 

(1)5m/s2;(2)1.75m/s;(3)0.25m;(4)2 【解析】试题分析:(1)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求小球运动时的加速度; (2)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B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 (3)根据△x=at2已知BC距离求DC间距离即可; (4)根据加速度和B球速度大小可知B球开始运动时间,从而判定B球上方向还有几个小球,从而得到A球上方向运动的小球数. 【解析】 (1)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由题目知T=0.1s,所以知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5m/s2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B球的瞬时速度=1.75m/s; (3)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DC=BC+aT2=0.2+5×0.12m/s=0.25m; (4)已知小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有v=at得小球运动到B所用时间 因为每隔0.1s释放一小球,故B球上方有三个运动着的小球,即A球上方还有2个运动着的小球. 答: (1)小球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5m/s2; (2)拍片时B的速度大小1.75m/s; (3)D、C两球相距多远0.25m; (4)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2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熟悉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并能灵活理解由此推出的一些重要的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用DIS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 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 以及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 α;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作出Ff—cosα关系曲线.

用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α=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f=                           

 

查看答案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度,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尽量大些,大小要适当大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2)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所示: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 测量细绳的长度

b. 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 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 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一辆无限长的水平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滑块(m1>m2)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μ= 0,两滑块一定相碰

B. μ= 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C. μ≠0,两滑块一定相碰

D. μ≠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查看答案

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当将AB在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过程中,关于磁铁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竖直向下运动(磁铁与平板间始终相互接触)过程中,两个条形磁铁一定碰在一起

B. AB竖直向下运动(磁铁与平板间始终相互接触)过程中,两个条形磁铁可能碰在一起

C. AB竖直向上运动(磁铁与平板间始终相互接触)过程中,两个条形磁铁一定不能碰在一起

D. AB竖直向上运动(磁铁与平板间始终相互接触)过程中,两个条形磁铁可能碰在一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