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将静止在斜面底端的物体向上推,推到斜面中点时,撤去F,物体...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将静止在斜面底端的物体向上推,推到斜面中点时,撤去F,物体正好运动到斜面顶端并开始返回。在此情况下,物体从底端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从顶端滑到底端所需时间也为t。若物体回到底端时速度为8m/s,试问:

1)推力F与物体所受斜面摩擦力Ff之比为多少?

2)撤去推力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及斜面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h各为多少?

 

(1)(2)h=4.8m 【解析】试题分析:(1)上升阶段: 加速 减速 由题设条件,知: 即 返回阶段: 由,知 得:mgsin=3Ff, 解得: (2)由,解得:=8m/s 解得:h=4.8m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水平平台的右端安装有轻质滑轮,质量为M=2.5kg的物块A放在与滑轮相距l的平台上,现有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左端与物块连接,右端挂质量为m=0.5kg的小球B,绳拉直时用手托住小球使其在距地面h高处静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某探究小组欲用上述装置测量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放开小球,系统运动,该小组对小球匀加速下落过程拍得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乙)所示,拍摄时每隔1s曝光一次,若小球直径为20cm,求物块A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设小球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已知l=3.0m,要使物块A恰好不撞到定滑轮,求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h以及A的运动总时间?(假设小球距地面高度足够,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如图,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之间有重为G=30N的物体,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力F1F2垂直压木板,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不计木板的重力。

(1)已知F1=F2 =32N,若把物体沿板水平拉出(垂直纸面方向),求所需拉力的最小值。

(2)现调整F1F2大小使两木板在竖直平面内转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时,物体处于平衡,此时F1=18N。若用平行于木板的力把物体沿板向上拉出,求拉力F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

一端带有滑轮的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木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连一不可伸缩的细线,跨过滑轮按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拉绳子的另一端使M都能加速运动,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则绳子上的拉力:图甲   ___图乙(填大于、小于、等于)。某同学在用图乙探究加速度、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若要M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mg,则必须满足于:

(1)      ;(2    _____

 

查看答案

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滑块和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率-时间(v-t)图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利用该图象可算出滑块A上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___   m/s2

(2)从图线可得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

 

查看答案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O,如图所示.通过细绳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拉力F1F2的方向与OA夹角分别为15001350F1=2N,则F2=_______NOA线上的拉力为________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