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假说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A 【解析】试题分析:质点属于理想模型,A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物理研究方法 【名师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A的质量,木块B的质量,质量的木块C置于足够长的木块B上,B、C之间用一轻弹簧相拴接并且接触面光滑。开始时B、C静止,A以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B的速度为3.5 m/s,碰撞时间极短。求:

①A、B碰撞后A的速度。

②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

 

查看答案

质量为60kg的人,不慎从20m的空中支架上跌落,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在空中,己知安全带长为5m,其缓冲时间是1.2s,则安全带受到的平均冲力大小是多少?(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

 

查看答案

如图,长为L=2m、质量mA4kg的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B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A的中点,水平力F作用于A.AB间的动摩擦因素μ=0.2(AB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为使AB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大?

(2)若拉力F12N,物块BA板左端滑落时木板A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

交通部门规定,机动车在学校附近的公路上行驶时,车速不能超过8.5m/s。某次,一辆汽车在学校附近路段遇紧急情况立即刹车,在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滑痕。交警测量滑痕的长度为8 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2s。若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是否超速。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l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它仪器的情况 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装置探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

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

Am1=5g Bm2=15g Cm3=40g Dm4=400g

‚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t1△t2DS表示)

3)若用上述装置做探究恒力做功与滑块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用相应符号表示)

4)某学习小组还想用此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如可行,写出需要验证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