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足够长的倾角为θ=37°的平行金属轨道宽度为L=1m,导轨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底...

足够长的倾角为θ=37°的平行金属轨道宽度为L=1m,导轨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底端接有阻值为R=3Ω的定值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1T的匀强磁场垂直向上穿过导轨平面.有一质量为m=2kg、长也为L的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的电阻为r=2Ω,它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现让导体棒从导轨底部以平行斜面的初速度v0=10m/s向上滑行,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2m,sin 37°=0.6,cos 37°=0.8,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导体棒的最大加速度为8m/s2

B. 导体棒最终可以匀速下滑到导轨底部

C. 导体棒从开始上滑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4C

D. 导体棒上滑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比下滑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多

 

CD 【解析】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导体棒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安培力减小,所以合力减小,故当开始运动时加速度最大,有,,代入数据解得,A错误;由题知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均为,杆的初动能 ,上滑过程中产生的电热,下滑过程中无焦耳热产生,且到达底端速度为,则有,解得,此时安培力为,仍然有,故到达轨道底端前导体棒加速运动,故B错误;导体棒从开始上滑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C正确;因为不断有动能转化为电热能,所以上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上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大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即导体棒上滑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比下滑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多,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灯泡L1,L2和含有铁芯的线圈L,输电线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灯泡L1能发光.要使灯泡L1变亮,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 向上滑动P    B. 闭合开关S    C. 抽出线圈中的铁芯    D. 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查看答案

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 “悟空”的环绕周期为

D. “悟空”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5 00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且光滑的小球,静止放置于两相互垂直且光滑的平面A,B上,平面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2 014个小球对第2 015个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1 493mg    B. 2 014mg    C. 2 015mg    D. 2 986mg

 

查看答案

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查看答案

电磁炉热效率高达90%,炉面无明火,无烟无废气,“火力”强劲,安全可靠.如图所示是描述电磁炉工作原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恒定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恒定磁场,恒定磁场越强,电磁炉加热效果越好

B. 在锅和电磁炉中间放一纸板,则电磁炉不能起到加热作用

C. 电磁炉的锅不能用陶瓷锅或耐热玻璃锅,主要原因是这些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

D. 电磁炉通电线圈加交流电后,在锅底产生涡流,进而发热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