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边长ab=cd=0.5 m,ad=bc=1.0 m...

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边长ab=cd=0.5 m,ad=bc=1.0 m,线圈匝数为100匝,内阻不计,线圈在磁感应强度B= 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虚线轴以角速度ω=10 π rad/s做匀速转动,外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表,若电阻R两端电压为12 V,消耗的电功率为12 W,则(   )

A. 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2s

B. 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2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

D.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24 W

 

AC 【解析】交流电的周期 ,选项A正确;交流电的最大值: ,则交流电的有效值,即电压表读数为 ,选项B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选项C正确;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12W,选项D错误;故选A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粗糙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绝缘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为d=2 m,导轨电阻忽略不计,M、P端连接一阻值R=0.75 Ω的电阻;现有一质量为m=0.8 kg、阻值r=0.25 Ω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在两导轨上,棒距R距离为L=2.5 m,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棒相对于导轨静止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 V

B. 棒经过2.0 s开始运动

C. 棒相对于导轨静止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2 A

D. 在0~2.0 s时间内通过R的电荷量q为4 C

 

查看答案

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轻质细绳一端连接B,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C物体,已知AC的质量都是1 kg,B的质量是2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其它摩擦不计。由静止释放CC下落一定高度的过程中(C未落地,B未撞到滑轮,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B.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 N

C.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5 m/s2

D. 细绳的拉力大小等于10 N

 

查看答案

如图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B和E。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1、A2。平板S下方有磁S下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B. 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 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

D. 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粒子的比荷()越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A、B分别处于光滑绝缘的竖直墙面和斜面上,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B球,两球在图示位置静止.现将B球沿斜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A球随之向上移动少许,两球在虚线位置重新平衡.重新平衡后与移动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墙面对A的弹力变小    B. 斜面对B的弹力变大

C. 推力F变大    D. 两球之间的距离变小

 

查看答案

小铁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点在外力作用力下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以后由于撤去外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停下来。已知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速度v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0 m,则 (     )

A. 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 m

B. BC 段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 AB 段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10 s

D. AC 段所经历的时间为25 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