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

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的距离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点间的距离为    B. AB两点间的距离为

C. CD两点间的距离为    D. CD两点间的距离为

 

C 【解析】A、AB段小球自由下落,BC段小球做平抛运动,两段时间相同,所以A、B两点间距离与B、D两点间距离相等,均为h,故AB错误; C、BC段平抛初速度,持续的时间,所以C、D两点间距离,故C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及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斜轨道上某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竖直光滑圆轨道的内侧运动,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忽略一切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轨道最低点和最高点,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同的

B. 小球的初位置比圆轨道最低点高出2R时,小球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

C. 小球的初位置比圆轨道最低点高出0.5R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

D. 只有小球的初位置到圆轨道最低点的高度不小于2.5R时,小球才能不脱离轨道

 

查看答案

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 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B. 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3

C. 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2:1

D. 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下,最后落在水平面上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斜抛至C

B. 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

C. OC之间的距离为2R

D. 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率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水平向右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击球点高度h1与球网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h1 =1.8h2

B. 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只要不大于,一定落在对方界内

C. 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D. 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查看答案

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的质量为m,求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间的距离;

2)若P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