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B间摩擦力f1B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解析】试题分析:当F较小且拉动AB整体时,AB整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二者相对静止;当F较大时,二者加速度不同,将会发生相对运动,此后A做变加速直线,B匀加速直线运动;分三个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讨论即可. 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对AB整体,当拉力F大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开始加速滑动,加速度为;当拉力足够大时,A、B的加速度不同,故对A,有: ,由于,故,故A正确;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即物体B开始阶段的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当拉力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对物体A,拉力小于,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当整体开始加速滑动时,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静摩擦力逐渐增加,但依然小于;当A、B发生相对滑动后,变为滑动摩擦力,为,故C正确;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滑动后,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保持不变,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小物块上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右侧

B. 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左侧

C. 当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时,若v1v2,则可能有t1t2

D. 当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时,若v1v2,则可能有t1t2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该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

第一次

I

0.23044

0.347

第二次

0.17464

0.344

第三次

0.11662

0.343

第四次

0.05850

0.342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B. 四次实验中第二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C. 四次实验中第三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D. 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    D.F1增大,F2增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拉弹簧,使物体A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上滑,斜面体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簧伸长量为

B. 水平面对斜面体支持力大小等于斜面体和物体A的重力之和

C. 物体A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

D. 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cosα

 

查看答案

质量为1 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阻力大小不变.从某时刻开始,汽车牵引力减小2 000 N,那么从该时刻起经过6 s,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

A. 50 m    B. 42 m    C. 25 m    D. 24 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