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一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变成原子核Y,且知X、Y和a粒子分别是M、m1和m2和真...

一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变成原子核Y,且知X、Y和a粒子分别是M、m1和m2和真空中的光速为c。

(1)请写出该核反应的方程式;

(2)求所得粒子的速度(设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动能)。

 

(1) (2) 【解析】(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为: (2)由质能方程可得,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设衰变后反冲核的速度大小为v1,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m1v1=m2v2 又因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动能,则: 联立解得α粒子的速度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衰变,要掌握在核反应过程中,遵循两大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并能灵活运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 1,非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某同学借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 = 1。请回答: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调节装置,使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悬线竖直时两球球面相切,且两球球心连线 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将小球A从悬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处由静止释放,球A与球B发生碰撞后反弹,而球B氷平向右飞出。若要通过计算恢复系数验证此碰撞为弹性碰撞,下列所给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有______

A.小球A、B的质量m1、m2

B.悬线的长度L

C.当地重力加速度尽

D.小球B拋出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及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E.碰后小球A摆至最大高度时,悬线与坚直方向所成的角

(3)该碰撞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2)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但这一观点一度受到质疑,密立根通过下述实验来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为了测量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双刀双掷开关应向_____闭合。(填“上”或“下”)

(2)如果实验所得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为已知量,元电荷带电量为。那么:

①只需将________与普朗克常量h进行比较,若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二者相等,则证明“光电效应方程”是正确的。

②该实验所用光电管的K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停着一辆质量为15 kg的小车,在小车的右端固定着一轻弹簧,在左端放置着一个质量为4.95 kg的沙箱。现有一颗质量为50 g的子弹以100 m/s 的水平速度击中沙箱并留在其中,则小车最终获得的速度可能为

A. 0.2 m/s    B. 0.3m/s    C. O.45m/s    D. 0.55    m/s

 

查看答案

在“2016年度科技盛典”中,海军电力工程专家马伟明院士表示我国“电磁弹射技术将在十年内取代传统的化学能技术”。如图1所示为一演示电磁弹射的实验装置,装置由置于匀强磁场中的平行金厲导轨和与之连接的超级电容器及弹射体三部分组成。 某次实验中,运用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器的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机软件测出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曲边三角形的面积为S。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纸面)向里,导轨间距为d,弹射体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欲使弹射体沿导轨向右弹射,需给电容器上极板带上正电荷

B. 超级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为S

C. 弹射体最终获得的速度为

D. 若上述实验中仅将导轨的长度延长,则可以使弹射体获得更大的速度

 

查看答案

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属于核裂变反应

B.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 在中子的轰击下生成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D. 放射性元素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即40个碘-131原子在16天后只剩下10个 碘-131原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