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B两点分别固定一个带电荷量均为+Q的物体,现有一...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B两点分别固定一个带电荷量均为+Q的物体,现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与A,B等间距的C点处.当小球从C点由静止开始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距A最近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逐渐增加

C. 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距B最近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逐渐增加

D. 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距C最远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 【解析】在等量同种正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CD与AB连线的交点为O,O点的场强为零,小球通过O点时的加速度为零.由于O、C间电场线的疏密情况不确定,电场强度大小变化情况不确定,则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变化情况不确定,加速度变化情况不能确定,可能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不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在等量同种正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与AB连线的交点为O,那么OC段电场强度方向O→C,负点电荷q从C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由C→O,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越过O点后,OD段电场强度方向由O→D,小球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由D→O,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大,故D正确,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对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及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抓住电场线的对称性,明确电场线分布情况不确定时电场强度不能确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定义“瞬时速度”的概念时,利用了微元法

B. 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利用了推理法

C. 在建立“质点”和“点电荷”的概念时,利用了假设法

D. 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中,除了牛顿以外,科学家第谷、开普勒、卡文迪许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固定的绝热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T”型绝热活塞(体积可忽略),距气缸底部h0处连接一U形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0,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1.5h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气缸横截面积为S,活塞竖直部分长为1.2h0,重力加速度为g。求:

初始时,水银柱两液面高度差。

通过制冷装置缓慢降低气体温度,当温度为多少时两水银面相平。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

C.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

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未知

E.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0~10 Ω,2 A

G.滑动变阻器:0~100 Ω,1 A

H.开关、导线若干

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__      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下图中的         (填“甲”或 “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 ___V,内电阻r=__  __ Ω.

 

查看答案

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运行速率为 ,加速度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为,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B.C.D.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半径R=0.8m的圆盘水平放置,在其边缘E点固定一小桶(可视为质点),在圆盘直径DE的正上方平行放置一水平滑道BC,已知滑块与滑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道右端C点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竖直高度h=0.8m.AB为一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0.45m,且与水平滑道相切与B点.一质量m=0.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B点时对B点压力为6N.物块滑过BC段后由C点水平抛出,此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最终物块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取g=10m/s2)求:

(1)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

(2)水平滑道BC的长度;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ω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