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一列简谐横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

一列简谐横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1,0)、(-7,0)。已知t=0.7 s时,质点P第二次出现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波长为5m

B. 该波的波速为10 m/s

C. 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 当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

E. t=0.9 s时,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

 

BDE 【解析】从图中可知,根据题意可知,解得,故该波的波速为,A错误B正确;波上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从图中可知x=1m处的质点起振方向向上,故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C错误;因为PQ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两点为反相点,所以当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D正确。从t=0时刻传播到x=-7m处所需时间为,即t=0.9s时,质点Q振动了0.1s,即,故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E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设计的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如图所示,竖直固定、上端开口的试管中装有高h=20cm的水银.其下方封闭有一段气柱。当环境温度为57℃时,电路恰好接通,电铃D发出报警声。取绝对零度为-273℃。

   

①若环境温度缓慢降至27℃时,水银柱下降了△L=5cm,试求环境温度为57℃时,试管内封闭气柱的长度L;

②若使环境温度降低,并且往玻璃管内注入高△h=4 cm的水银时,报警装置恰好再次报警,求此时的环境温度t(已知大气压强p0= 76 cmHg)。

 

查看答案

热学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与此有关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  。

A.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B. 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C. 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

D. 气体在对外做功的过程中,其内能可能增加

E. 中午闻到食堂炒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的运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内固定有一间距d=1 m、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光滑矩形导轨AKDC,导轨两端接有阻值分别为R1=3 Ω和R2=6Ω的定值电阻。矩形区域AKFE、NMCD范围内均有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B=lT的匀强磁场I和Ⅱ。一质量m=0.2 kg.电阻r=l Ω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AK与EF之间某处,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F0 =2 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刚要到达EF时导体棒ab的速度大小v1=3 m/s,导体棒ab进入磁场Ⅱ后,导体棒ab中通过的电流始终保持不变。导体棒ab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空气阻力不计。

(1)求导体棒ab刚要到达EF时的加速度大小a,;

(2)求两磁场边界EF和MN之间的距离L;

(3)若在导体棒ab刚要到达MN时将恒力F0撤去,求导体棒ab能继续滑行的距离s以及滑行该距离s

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Q。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长为L、高为h、质量为m的小车停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曲面上离车顶高度为h处由静止下滑,离开曲面后水平向右滑到小车上,最终物块滑离小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物块滑离小车时的速率v1

(2)物块从刚滑上小车到刚滑离小车的过程,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x。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定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6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的阻值都约为10 Ω,且不超过10 Ω。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0~600mA,内阻不计);

B.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不计);

C.电压表(量程0~6 V,内阻很大);

D.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很大);

E.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该实验过程如下:

 

(1)在连接电路前,先选择合适的器材,电流表应选用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填所选器材前的字母)

(2)按图甲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图乙所示的图线。

(3)断开开关S,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用导线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步骤(2),得到另一条U-I图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k。

(4)根据上面实验数据结合图乙可得,电池的内阻r=______Ω;用k和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为Rx=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