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使用多用电表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档测量,示数如图甲(a)所示,...

1)使用多用电表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档测量,示数如图甲(a)所示,读数为______Ω,据此应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填bc)电路进行实验。

2)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换成元件Y,重复实验。

3)如图乙(a)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线。

4)该小组还借助XY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Ω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路如图乙(b)所示。闭合,电压表读数为300V;断开,读数为100V。利用图乙(a)可算得E=________Vr=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视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1)10;b (2)增大; (3)Y (4)3.2;0.50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甲(a)可知,指针指在“10刻度线”位置处,由于“10刻度线”左右两边的最小刻度都不是“1份”单位,因此不需要估读下一位,又因为多用电表选择开关选择了“×1”挡,所以最终读数为10Ω,此值约为所用电压表内阻的1/300,电流表内阻的10倍,因而相对较小,为了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应选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即图甲(b)电路。 (2)图甲(b)电路中采用了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在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测量电路部分分得的电压逐渐增大,因此电流表读数应逐渐增大。 (4)由图乙(a)可知,当线性元件X两端电压为3.00V时,对应流经它的电流为0.30A,电压为1.00V时,对应流经它的电流为0.10A,所以元件X的电阻为RX=10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可知,当闭合S1和S2时,R被短路,,断开S2后,R与元件X串联接在电源两端,E=0.10A×(RX+R+r),解得E=3.15V=3.2V,r=0.50Ω。 考点: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名师点睛】知道串联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键掌握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的区别,电流表内外接的区别,以及会通过图线求解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验证以下两个规律:

①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分速度相等;

②系统机械能守恒。

P、Q、R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P、Q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桌上,物块R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正中间,a、b、c是三个光电门,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遮光,整个装置无初速度释放。

(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Q、R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1、t2、t3外,还必

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

A. P、Q、R的质量M          B.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C. R的遮光片到c的距离H   D.遮光片的宽度x

(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Q的速度大小相等,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物块R与物块P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 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 V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接有两只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和两个电阻,且电阻R1= R2 = 50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0.275 A

B. 电压表的示数为55 V

C. 1 min内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为3630J

D. 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60.5 W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与固定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初始时刻,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给导体棒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导体棒开始沿导轨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已知导体棒的电阻r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不计导轨电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棒开始运动的初始时刻受到的安培力向左

B. 导体棒开始运动的初始时刻导体棒两端的电压U = BLv0

C. 导体棒开始运动后速度第一次为零时,系统的弹性势能

D. 金属棒最终会停在初始位置,在金属棒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邵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的值可能是

A.     B.     C.     D. 1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纸面内有宽为L水平向右飞行的带电粒子流,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率为v0,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要使粒子都汇聚到一点,可以在粒子流的右侧虚线框内设计一匀强磁场区域,则磁场区域的形状及对应的磁感应强度可以是(其中B0=,A、C、D选项中曲线均为半径是L的1/4圆弧,B选项中曲线为半径是L/2的圆)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