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布朗运动是...

(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B.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

C.一定量的100 ℃水变成100 ℃水蒸气,其分子势能增加

D.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用以上字母表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_

油酸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

(3)已知水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水的摩尔质量为M,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V.求相同体积的水和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水蒸气中所含的分子数之比?

 

AC 【解析】 (1)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选项A正确;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加,并不一定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选项B错误;一定量的100 ℃水变成100 ℃水蒸气,气体的分子动能不变,但是要吸收热量,其分子势能增加,选项C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故D正确; 故选:ACD (2)设二者的体积均为V′,则水的质量为m=ρV′,分子个数为 水蒸气分子的个数N′=NA, 故二者的分子个数比为: . 注;修改答案:(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铜片和锌片插入苹果中,组成了一个苹果电池,并用“测定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方法测定该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实验前,甲同学利用调好的多用电表欧姆 “×100” 档来粗测该苹果电池的内阻。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他这样做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读出其内阻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好测量电路,选择合适的器材,得到苹果电池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它的电流I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a.请根据第2组和第5组数据计算得到该苹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kΩ。(计算结果均取三位有效数字)。

b.除苹果电池、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导线若干外,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电阻箱R2(阻值0~9999.9Ω),该电路中可变电阻应选择________(选填R1R2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有一带有方盒的滑块,质量为M,气垫导轨右端固定一定滑轮,细线绕过滑轮,一端与滑块相连,另一端挂有6个钩码,设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且M=4m

(1)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上的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所示,则宽度d=_________cm;

(2)某同学打开气源,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开始实验时,细线另一端挂有6个钩码,由静止释放后细线上的拉力为F1,接着每次实验时将1个钩码移放到滑块上的方盒中,当只剩3个钩码时细线上的拉力为F2,则F1 _________2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若每次移动钩码后都从同一位置释放滑块,设挡光片距光电门的距离为L,钩码的个数为n,测出每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出多组数据,并绘出 图像,已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

电磁泵在目前的生产、科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泵体是一个长方体,ab边长为L1,两侧端面是边长为L2的正方形;流经泵体内的液体密度为ρ、在泵头通入导电剂后液体的电导率为σ(电阻率倒数),泵体处有方向垂直向外的磁场B,泵体的上下两表面接在电压为U(内阻不计)的电源上,则

A. 泵体上表面应接电源正极

B. 通过泵体的电流

C. 增大磁感应强度可获得更大的抽液高度

D. 增大液体的电阻率可获得更大的抽液高度

 

查看答案

在某一静电场中建立x轴,其电势随坐标x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若将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处由静止释放,电场中PQ两点位于x轴上,其横坐标分别为lcm、4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恰能运动到离原点12cm

B. 粒子经过P点与Q点时,动能相等

C. 粒子经过PQ两点时,加速度大小之比2:1

D. 粒子经过PQ两点时,电场力功率之比11

 

查看答案

我国云南省某些地方现在仍依靠滑铁索过江,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把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图示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AB间的水平距离为L=80m,铁索B点与A点竖直距离为h=8m,铁索的长度为100m,已知一质量M=35kg的学生,背着质量为m=5kg的书包,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从A点静止开始滑到对岸的B点.设滑轮运行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2N,重力加速度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滑到最低点时人处于超重状态

B. 该同学到达对岸的速度为10m/s

C. 相同体重的两位同学,身高较高的同学到达B点的速度大

D. 若该同学想从B返回A,在B点的初速度只需要10m/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