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8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1 、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

(8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1 、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 50g 、m 2 =150g ,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       m/s;

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为了简化计算,设g =10m/s2,则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       J;

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图像,如右下图,h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2

 

①2.4;②0.58,0.60,③9.7 【解析】 试题分析:①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打5点时的速度为: ②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动能的增加量为:△Ek=mv52=×(0.05+0.15)×2.42=0.58J;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物体重力做功,故:△EP=W=m2gh-m1gh=0.60J; ③本题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m2gh-m1gh=(m1+m2)v2,即有:,所以v2-h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的一半,由图可知,斜率k=4.85,故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为g=2k=9.7m/s2. 考点: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 【名师点睛】本题全面的考查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数据处理问题,要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功能关系,增强数据处理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电阻R,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t=0时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金属棒电阻为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已知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棒运动速度v、外力F、流过R的电量q以及闭合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此时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

B.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右侧

C.若v2v1,仍可能有t2t1

D.若v2v1,不可能有t2t1

 

查看答案

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启动应急机制,对在轨运行卫星测控计划进行调整,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个别卫星还变轨,全力投入搜救。如图所示,假设卫星在A点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B为轨道上的一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

B.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C.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D.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球B质量为10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质量为5 kg,以10 m/s的速率向右运动,并与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以2 m/s的速率反向弹回。则碰后小球B的速率和这次碰撞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5WL477.TIF

A.4 m/s 非弹性碰撞    B.4 m/s 弹性碰撞

C.6 m/s 非弹性碰撞    D.6 m/s 弹性碰撞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轴上且长为2L,高为L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位移Ix)关系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