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

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微元法,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采用了微元法的是

 

 

B 【解析】 试题分析: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运用的是等效法,故A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运用的是微元法,故B正确;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利用库仑扭秤测定静电力常数用的是放大法,不是微元法的思想,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物理研究方法 【名师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像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查看答案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感强度为B的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粒子飞出磁场区后,从b处穿过x轴,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夹角为30°,如图所示粒子重力忽略不计。试求:

1圆形磁场区的最小面积;

2粒子从O点进入磁场区到达b点所经历的时间;

3b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

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a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的下落速度大小为u,如图b所示求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

 

 

查看答案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l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填“红”或“黑”色;

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Ω;

3将图l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M(含车中的钩码)不变,用在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总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绳的下端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增加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数据,画出图线后,发现当F较大时,图线发生了如图丙所示的弯曲。该同学经过思考后将实验方案改变为:将小车中的钩码挂在绳的下端来增加钩码的个数和外力。那么关于该同学的修正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写选项字母)

A.可以避免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

B.要避免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条件是M≫m

C.画出的图线的斜率为

D.画出的图线的斜率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