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表...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根据图中数据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a

1)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2)测量(1)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CD (2)天平 (3) 【解析】试题分析: (1)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3g-f=(m2+m3)a,滑动摩擦力:f=μm2g,解得:,要测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出:滑块的质量m2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故选CD; (2)由上分析可知,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3)由(1)可知,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由上式得; 考点:考查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名师点睛】本实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考查了滑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是数学知识的应用,本题是考查数学知识在物理中应用的典型题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面积分别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0S1两车相遇1次

B,两车相遇2次

C,两车相遇1次

D,两车相遇1次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速度为v,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A

B

C

D

 

查看答案

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可以快速测量和记录变化的力。如下图所示,传感器和计算机连接,弹性细绳一端系小球另一端与传感器连接,把小球举到O点,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同时开始计时,计算机通过传感器获得弹性细绳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弹性细绳一直在弹性限度内。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细绳的自然长度是

Bt1~t2时间内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2t1=t4-t3

D从t2~t3,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BB对墙的压力增大

C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相同滑块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瞬间恢复原长,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滑块不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D若甲、乙滑块能落在同一点,则摩擦力对甲乙做的功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