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飞行员遇紧急情况跳伞,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60m时打开降落伞,之...

飞行员遇紧急情况跳伞,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60m时打开降落伞,之后以2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10m/s速度安全着陆。g=10m/s2求:

1飞行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

2飞行员离开飞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

 

(1)50m/s(2)7s 【解析】 试题分析:(1)打开降落伞后,飞行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v2-v02=2ax得 v0=50m/s (2)打开降落伞前,飞行员做自由落体运动v0=gt1 打开降落伞后v=v0+at2 t=t1+t2 t=7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CC′的高度h

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重复步骤,共做10次;

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______"

)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______"

)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 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已描绘在坐标图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        N/m。(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长度L的关系是(所有符号均用国际单位)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下方的P处,再作出x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P          kA(填大于、小于、等于)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上方的Q处,,再作出x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Q          kA(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B的2倍,斜面倾角为α。则关于μA、μB及AB之间的弹力FN的说法正确的是

AμA =

BμB =

CFN =

DFN=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和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A物体的质量m=05kg

B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J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D前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1 W

 

查看答案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B,分别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A、A球的角速度必小于B球的角速度

B、A球的线速度必小于B球的线速度

C、A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B球的运动周期

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