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A. 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 B对A的...

A. 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 B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D 【解析】试题分析:对物块A分析,物块A受重力、水平推力、斜面的支持力,A与B间是否受摩擦力待定。若,则AB间无摩擦力,可知此时即FN大于重力;若,则AB间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若,则AB间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上分析知AC错;对AB两物体整体分析:受重力(m+M)g、支持力N和水平方向两个推力,对于整体,由于两个推力刚好平衡,故整体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竖直方向,N=(M+m)g,故B错、D对。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与应用、静摩擦力的判断。 【名师点睛】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1)静静“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 (2)静动“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 (3)动静“突变” 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将不受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擦力“突变”成静摩擦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波兰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B.1687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发表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D.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归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以O点为中心的正方形abcd与半径为3L的圆形之间的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y轴上有一挡板PQ,挡板长为L,挡板的放置关于x轴对称。a处有一个质子源,Oa=L,可以向y轴负方向发射出速度从零开始的一系列质子。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不计质子的重力、质子间的相互作用,质子碰到档板立即吸收。求:

⑴要使质子不离开圆形区域的最大速度;

当质子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质子运动中能够经过c点;

质子第一次回到a点的最长时间。

如图乙,如果整个圆内都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挡板长度增为2L,挡板的放置仍关于x轴对称,而且a点能在xOy平面内向四周均匀发射的质子,那么,从a点发射出的所有带电粒子中击中挡板左面粒子与击中挡板右面粒子的比。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不带电的平行金属板p和b相距h,两金属板间电压恒定上极板电势较高,金属板厚度不计,忽略边缘效应。p板上表面光滑,涂有绝缘层,其上O点右侧相距s处有小孔K,图示平面为竖直平面。质量为m、电荷量为q(q > 0)的粒子以相同大小的速度从O点射出水平射出的粒子沿P板上表面运动时间t后到达K孔,不与板碰撞地进入两板之间进入板间的粒子落在b板上的A点,A点与过K孔竖直线的距离为l。竖直向下射出的粒子从O点小孔进入两金属板之间。粒子视为质点,重力不计,在图示平面内运动,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

⑴水平射出的粒子的速度

⑵金属板间的电压大小

⑶竖直向下射出的粒子到达b板的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定值电阻R2=R3=3ΩR4=2Ω,电容器的电容C=30μF.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后,求:

 

 

⑴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查看答案

轻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0.32kg、边长为L=0.8m、匝数n=10的正方形线圈,总电阻为r=1Ω。边长为L/2的正方形磁场区域对称分布在线圈下边的两侧,如图甲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经t0时间细线开始松弛,g取10m/s2。求:

(1)在前t0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

(2)在前t0时间内线圈的电功率。

(3)t0的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