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m,...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5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2将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除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能量损耗外,不计其他能量损耗

 

(1)1m/s (2)52W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物块上升加速度为: 当物块的速度为时,位移是: 经历的时间为 然后物块将以的速度完成4.8m的路程,即到达B点时速度为1m/s 经历的时间为 (2)物体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 由功能关系知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等于小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在前0.4s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位移为: 所以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两物体间的相对距离,即: 电动机做的功为:. 故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为 考点:考查了传送带的问题 【名师点睛】注意分析小物体的运动过程,根据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注意判断小物体是全程匀加速还是先匀加速再匀速运动;注意分析各力做功与对应能量变化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半圆形轨道与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相切与半圆的端点A,一质量为1kg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速度为v=6m/s,经A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最后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整个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小球带正电荷,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等于2mg,g为重力加速度,

1当轨道半径R=01m时,求小球到达半圆形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为使小球能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求轨道半径的最大值;

3轨道半径多大时,小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D到A点距离最大,且最大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

小明准备乘坐公共汽车回家,当到达车站前,发现公共汽车在前面离自己10m远处正以5m/s的速度匀速向前行驶,小明立即示意司机停车并以4m/s的速度匀速追赶,司机看到信号经10s反映时间后,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为,求:小明追上汽车所需时间?

 

查看答案

用如图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___________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的时间为

测出挡光片的宽度,则重物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2)如图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

A为释放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C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2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保留三有有效数字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像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图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中坐标数据中的k值为常数且满足则由图可知,写下来结论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是动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②表示的是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

B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

C上升高度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D上升高度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