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 轨道示意图,己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 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 卫星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C. 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

 

A 【解析】试题分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则半径大的角速度小,则A正确;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半径相同加速度大小相等,则B错误;第一宇宙速度为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其值最大,所有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小于或等于它,则C错误;b与a的周期相同,为,则D错误。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会根据轨道半径的关系比较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和周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卡文迪许扭称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测出了引力常量

C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Ⅰ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区域Ⅱ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Ⅲ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2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Ⅱ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Ⅲ区域的匀强磁场中。

求:1粒子在Ⅱ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O、M间的距离

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

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组成斜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25,而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的运动始终在包括锅底最低点的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1问,求滑块在锅内斜面上走过的总路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

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一节新的干电池

1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原因是: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提供的器材:

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

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几欧姆,滑动变阻:R10~10Ω

滑动变阻器R20~20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电路中,加接电阻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

②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

③开始实验之前,S1、S2都处于断开状态现在开始实验:

A闭合S1,S2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则U0/I0=     .(电流表内阻用RA表示

B闭合S1,S2打向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内阻的表达式r=     

 

查看答案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CC/的高度h

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重复步骤,共做10次;

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在物块Q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