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质量M=1 kg的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的铁块(可视...

如图甲所示,质量M1 kg的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的铁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重力加速度g10 m/s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1)若力F恒为4 N,经过时间1 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L

2)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铁块始终在木板上没有掉下来。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乙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

 

(1);(2)Ff—F图象如图。 【解析】试题分析:(1)在力F作用下,铁块在木板上向左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铁块,有,铁块的加速度 对木板,有,木板的加速度 经过时间1 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满足: 解得:板长 (2)铁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木板和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由可知,木板的最大加速度 对铁块和木板整体: 解得: 由上可知: ①当时,系统静止,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②当时,M、m相对静止,铁块与木板有相同的加速度, 对铁块和木板整体: 对铁块: 代入数据得: ③当时,M、m相对滑动,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恒定,为 综上所述,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中心O的距离均为144m。一人A骑电动助力车以72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B正以8m/s的速度驶来,车尾刚好越过停车线,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作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m,宽度可不计。

1)若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

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提前通过O点,助力车A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利用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导轨、打点计时器和几个已知质量的小钩码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

2)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作a—图如丙图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          

3)该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实验后,再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和传感器测得的为横轴作图象,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请你设计一个操作方案。

 

查看答案

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图(a),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______时电子秤的示数F

如图(b),将三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F1

如图(c),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____________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的图示,若_____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查看答案

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连接一个平行板电容器C和电阻R,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于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示磁感应强度方向为正),MN始终保持静止,则0t2时间( )

A. 电容器C的电荷量大小始终没变

B. 电容器Ca板先带正电后带负电

C. 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始终没变

D. MN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