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0,第5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1)A、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1)A、B间的距离是4m;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是24J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乙可知在3~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为a,A、B间的距离为s,则有 F﹣μmg=ma, 得a== m/s2=2 m/s2, 故A、B间的距离为s=at2=4 m. (2)设整个过程中水平力所做功为WF,物块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A,由动能定理得: WF﹣2μmgs=m, 对于匀加速运动过程,=2as, 联立得 WF=2μmgs+mas=24 J. 答:(1)A、B间的距离是4m;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是24J.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均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2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

200310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

1)地球的质量;

2)飞船在上述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

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 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沿木板匀速下滑.

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及小车质量M

c.取下细绳和易拉罐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

步骤c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    

为验证从O→C 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D间的距离为x0OC间距离为x1,则C点的速度为    .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称出小球的质量

B.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是水平的

D.应该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位置从静止开始滑下

 

2)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5.0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     m/sg取值为10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vb=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字)a     抛出点(填不是).

 

查看答案

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一个压紧的弹簧沿一粗糙水平面射出一个小球,测得弹簧压缩的距离d 和小球在粗糙水平面滚动的距离s如下表所示.由此表可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跟弹簧压缩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并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EP跟弹簧压缩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分别是(选项中k1、k2是常量)(  )

实验序号

1

2

3

4

d(cm)

0.50

1.00

2.00

4.00

s(cm)

4.98

20.02

80.10

319.50

A.s=k1d,EP=k2d    B.s=k1d,EP=k2d2

C.s=k1d2,EP=k2d    D.s=k1d2,Ep=k2d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