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B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最初假设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均匀增大,但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还无法直接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这样,只要测出物体通过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但是物体下落很快,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这样的计时工具还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较短的时间.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时间长,所以容易测量. 故选B. 考点:伽利略斜面实验 名师点睛: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规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物理的方法、思路、理论,他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B为水平放置的绝缘粗糙轨道,CD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绝缘粗糙轨道,ABCD通过四分之一绝缘光滑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R050m,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10×104N/C.现有质量m020 kg、电荷量q80×104C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xAB10 m,带电体与轨道ABCD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 m/s2,求:

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C点时的速度;

2)带电体最终停在何处.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8m,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滑块落地点距C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验中,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材料电阻率,找了三根横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L1、L2、L3,首尾相连连接处电阻不计,接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电阻丝L3的左端点,O为电阻丝L1的右端点,P是电阻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I=050A,测得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L的变化如下表:

L/mm

60

70

80

9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20

230

240

U/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693

702

715

785

850

905

975

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L变化的图线;

2电阻丝的电阻率最小的是    填“L1”、 “L2”、“ L3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M为一线圈电阻rM=04Ω的电动机,R=24Ω,电源电动势E=40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1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2=40A求:

1电源内阻

2开关S闭合时电动机发热消耗的功率和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3开关S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的电荷,质量均为01g,分别用10cm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的同一点,当平衡时B球偏离竖直方向600,A球竖直悬挂且与绝缘墙壁接触。求:

1每个球的带电量

2墙壁受到的压力

3每条线的拉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