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2m,滑轮、绳的质量和摩擦都不计,开始时用手托住2m的...

如图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2m,滑轮、绳的质量和摩擦都不计,开始时用手托住2m的物体,释放后,求:

(1)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时的速度;

(2)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的过程,绳对物体m做的功.

 

(1)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时的速度为; (2)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的过程,绳对物体m做的功是mgh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中的两个物体,单独分析时,机械能都不守恒,若把两个物体看做一个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在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后,质量为m的物体上升h,可求出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在此过程中,两物体的动能增加,总动能为两物体的动能之和.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可求出结果; (2)对物体m,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绳对物体m做的功. 【解析】 (1)对物体m和物体2m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mgh﹣mgh=(3m)v2 解得:v= (2)此过程,对物体m,由动能定理得: W﹣mgh=mv2 解得:W=mgh 答:(1)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时的速度为; (2)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的过程,绳对物体m做的功是mgh.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质量为0.2kg的物块,从长为4m,倾角为30°光滑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底端和水平面的接触处为很短的圆弧形,如图所示.物块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求:(g取10m/s2

(1)物块在水平面能滑行的距离;

(2)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如下操作中错误的    

A.打出几条纸带,选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备用

B.重锤的质量应尽可能大些

C.实验中必须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实验中必须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为打下的第12个点,DEF为连续取出的计数点,测得DEFA的距离分别为x1x2x3,设计数点DEF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锤质量为m,实验地点重力加速度为g.一位学生想从纸带上验证打下A点到打下E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具体做法如下:

打下E点时重锤的速度vE=   

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EP=     ,动能增量△EK=   

比较△EP△EK发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K,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均,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      (填“全部”、“前面部分”、“后面部分”).

(3)若实验作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低处(物体与皮带相对静止),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  )

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C.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

D.物体对皮带的摩擦力不做功

 

查看答案

关于某一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的动能有变化,其速度一定变化

B.如果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其动能一定减小

D.如果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